Rss & SiteMap

陕西成人高考论坛 http://www.chengkao168.com/bbs

陕西成人高考权威交流平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政治内部预测题(四)

1楼
admin 发表于:2011-5-15 14:34:09
                                                  第四章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宾践是指人们
  A.本能活动                B.适应环境的生物性活动
  C.改造泄界的物质性活动    D.精神活动
2.露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牲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4.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5.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    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
    B.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
    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酌统一是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11.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2.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客观真理    B.客观事实     C.客观规律    D.社会实践
  13.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 .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观点
14.客观真理是指
    A.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D.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形式
15.绝对真理是指
    A.它的客观性    B.它的永恒性     C.它的不变性    D.它的终极性
1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真理的两种不同形式    D.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17.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A.客观规律    B.科学理论     C.社会实践    D.对人们是否有用
18.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
    A.具有普遍性的活动        B.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9.感觉、知觉、表象是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0.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
    A.感性认识的范畴    B.理性认识的范畴
    C.认识的基本形式    D.认识的基本方法
   
二、辨析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赢接来源于实践。
2.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2.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是怎样的?
 
6.简述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1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试述马克思量义认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D;  5.B;  6.B;  7B;  8B;  9A;  10.B;
11.B:  12.D;  13.B;   14.C;  15.A;   16.B;  17.C;  18.B;  19.C;  20.B;
二、辨析题
    1.错误。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I)知识或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基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建系的问题。
    (2}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但人们不可能事事依靠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一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
    2.正确。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亦称社会交往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其中,生产卖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  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1)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
    (2)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三、简答题
    1.(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客观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3)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三种基本形式:①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是为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
    2.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开实践。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1)睢心主义从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出发,把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理解为意识、精神或它们的外化,这是错误的。
    (2)旧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它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人,认识的客体是自然界。但是它离开人的社会性把人理解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认识的客体等同于客观实在,把人的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尚未指向的纯粹自然物也当作认识的客体,这显然也是不全面的。
  
    (3)主体与客体是辩证的统一。主体与客体之间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改造与被改造的过程中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实践既是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又是二者统一的现实基础。
   
    4.(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即理论对实践昀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理论规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手段;理论制约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手段;理论规划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3)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和认识的统一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一个具体过程的正确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日益明确。
  
    5.(1)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用客观事物本身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因此,也不能正确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袁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同时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通过实践活动,就能够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相对照、相比较,检验出理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程度如何,即检验出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
  
    四、论述题
    1.(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思想路线是认识路线在党的窦际工作中的具体化。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实践,坚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就是要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4)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党的思想路线正是体现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裎,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曲折上升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的观点。②“从群众中来”,表明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正确思想的来源,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实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③“到群众中去”,就是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发动群众贯彻执行,并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是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理性认识的过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14063 s, 13 queries.